澳门沙金在线平台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院系概况 | 教育教学 | 专业建设 | 学科建设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招生就业 | 实践教学 | 学科竞赛 | 校友会 | 资料下载 | 学校首页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党建知识 
 组织机构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工作>>党建知识>>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2023-03-06 11:58   审核人: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给师生群体回信等,提出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并摆在阐述“高质量发展”之后的突出位置,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既是党代会报告在结构和布局上的一项十分重要而鲜明的创新,也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殷切期待。

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三位一体”的整体部署,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强国崛起规律、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特征、未来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和把握。各国发展实践特别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充分证明,现代化建设事业越是发展,对人才需求就越迫切;人才数量越多、质量越高、发挥的作用越好,现代化事业发展就越迅速。教育培养造就人才,人才助力科技进步,同时科技和人才又反哺和重塑教育。在此过程中,教育是基础、人才是主体、科技是动力,三者目标高度统一、相互促进、同向而行,不断循环积累并走向更高水平,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立德树人核心要义的经典论断。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在新疆大学考察调研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进一步夯实并深化了我们对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及辩证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深刻揭示了“德”在一个人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习近平同志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指出:“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方能用得其所。各级各类学校坚持“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就要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加强思政课建设;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要把落实“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新时代好青年要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

青年工作是党的一项战略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勉励广大青年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予以再次强调。这一论断与他在2022年4月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6月考察调研宜宾学院、7月考察调研新疆大学、9月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中等对广大青年寄予的厚望与嘱托一脉相承,反映了他对广大青年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投身民族复兴历史伟业的殷切期待。

“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既是对新时代青年的期许,同时也是对新时代青年群体形象的集中展现。“有理想”强调青年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要坚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敢担当”强调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国之大者”,到新时代新天地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能吃苦”强调青年要积极走向基层、留在基层,在磨砺中挥洒青春汗水;“肯奋斗”强调青年要主动接过前辈手中艰苦奋斗的接力棒,始终葆有锐意进取的创业精神,立足自身岗位、履职尽责,以实干书写人生,用奋斗镌刻荣光。

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未来需要,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决策。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这一重要论断与他在2022年2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加强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2021年4月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讲话精神等相一致,进一步深化了对“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一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要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大学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作出应有贡献。

教师要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多次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宏大的教师队伍提出明确要求。他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是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论断新要求,是“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重要思想观点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语出《世说新语》,原意指东汉时期名臣陈蕃的言谈是读书人的准则,其行为被看作世间的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一古语同教师职业形象联系起来,突出强调了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极大影响。2022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强调继续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因此,教师要重视自身修为,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才能真正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使命责任。教师要如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回信中所强调的,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培养更多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还发表了关于儿童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国际中文教育等的重要论述。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教师教书育人也深有启发。2022年,习近平主席就气候变化问题复信英国小学生,强调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复信沙特中文学习者代表,提出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这些重要论述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天下的战略气魄,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7-2014 http: All Rights Reserved.  澳门沙金在线平台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

地址:河南省 新乡市 金穗大道东段 新乡学院 A-03#楼3楼  网站: www.kgylwy.com 邮编:453003  Email:xxxysxx@126.com

Baidu
sogou